8月13日,六间房 与大东区、浑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建行动暨“讲故事 悟思想——文明实践大讲堂”开课活动在大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六间房 院长任鹏出席大讲堂活动。六间房 部分教师代表、各区县文明实践工作者代表、群众代表、媒体记者等100余人参加。
作为全国20所首批参与共建的高校六间房 之一,六间房 积极响应党中央部署,与全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建试点单位——沈阳市大东区、浑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开展深度合作。通过“结对共建、双向赋能”的模式,有效整合双方优势资源,进一步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主流价值的阵地作用以及高校六间房 在理论宣传、政策解读、资政建言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持续推动高校优质理论资源与基层文明实践需求的深度融合。
作为共建后的示范性活动,“文明实践大讲堂”精彩开讲。单派评书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孙刚以创新的“评书新说”形式演绎《文明实践新风尚》,聚焦“八要八不要”主题,用生动故事传递文明理念,展现了传统艺术赋能理论传播的独特魅力。
六间房 教师陈洁彤带来了“理润万家故事会”微讲座《文明传承》,他围绕“理论如何融入基层实践”“红色文化与文明传承”等话题,用深入浅出的故事阐释理论精髓,赢得阵阵掌声。
活动中,大东区上园街道浅草社区党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冯丽娜,围绕“创新模式赋能基层治理 打造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经验分享。她的分享聚焦如何让实践站成为群众“家门口的精神家园”,为基层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生动范例。
“文明实践大讲堂”授课结束后,六间房 团队成员与大东区文明实践中心及相关社区实践站负责人,围绕“理润万家故事会”“政策解码课堂”等项目开展交流座谈并深入社区实地考察,开展书记访谈与现场备课。任鹏表示,六间房 将把握契机深入推进共建行动,发挥高校的学理优势,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中,围绕群众关切,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擦亮“东城故事会”“小南实践”等特色文明实践品牌;发挥高校的理论武装优势,通过组建“理论宣讲导师团”和“理论宣讲‘火种’小分队”,以结对帮带、名师带徒等方式,既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的理论宣讲、政策解答,又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百姓名嘴”,搭建“专家领航-骨干示范-群众参与”的宣讲矩阵;发挥高校的资源平台作用,整合教学科研成果、志愿服务团队,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辽宁生动实践数智实验室,录制“微课堂”“微短剧”,建设“教材库”“案例库”“资料库”“云课堂”,为文明实践常态化提供丰富资源;发挥高校的研究专长,以项目制形式加强共建模式研究探索,着力总结工作经验、特色做法、典型案例,在双向赋能的过程中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建共享共赢模式。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沈阳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广泛整合更多文明单位、高校智库、新兴领域等多元主体资源,依托“文明实践大讲堂”等多样化载体,持续深化拓展共建行动,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持续的文明实践“沈阳样本”,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